弱電安防系統施工技術
作者: 來源: 發布時間:2019/06/12 瀏覽:4761
一、安防系統施工的總體步驟
1.施工準備階段:熟悉施工圖紙及有關資料,施工技術交底。
2.材料、設備、工具、輔材等有關必要的物品應準備齊全。
3.樣板工序:安防穿線、設備安裝、機柜內理線。
4.施工現場布線施工、設備安裝、調試,試運行。
5.自檢、檢測、竣工驗收。
二、常用工具、調試設備與儀器
1.剝線鉗、電烙鐵、網線鉗、萬用表
2.測線儀、筆記本
3.小型監視器(攜帶方便,用于室外分系統或攝像機的測試)。
4.主干光纖衰減專用測試儀器。
5.其他檢測、測試專用設備(如有需要)。
現場前端設備的分類:
安全防范系統主要包括:視頻監控系統、入侵報警系統、出入口控制系統、電子巡更系統、停車庫(場)管理系統以及相關系統。根據工程所涉及的子系統,結合平面布置圖及配置表對各系統前端設備進行分類,將設備的型號、編號、設備的安裝位置、安裝方式(壁裝、吊裝、吸頂安裝)、防護范圍編制成前端設備安裝配置表。
三、管內穿線、線槽內配線
1.布線前的檢查:
§ 金屬電線管在穿線前,應首先檢查各個管口的護口是否齊整,如有遺漏和破損,均應補齊和更換。
§ 檢查管與線槽連接處的護圈是否齊全。
§ 電管進入底盒時內外螺母要確認鎖緊。
§ 線槽內需要清除垃圾雜物或積水,使線槽內外保持清潔。
2.放線:
§ 先按照圖紙編號做好線纜標簽。
§ 放線時應分區域,先放長的,后放短的,有順序進行。
§ 將導線抻直、捋順。
§ 可盤成大圈或使用專門的放線工具。
§ 邊放邊整理,不應出現纏繞、扭結、損傷導線等現象。
§ 每個分支應使用扎帶綁扎成束。
四、前端設備安裝
安裝前要確認:
1.現場與圖紙的充分結合,確定精確位置。
2.應該安裝的方式:吸頂、支架、吊桿、立桿。
3.安裝高度:攝像頭(2.5M)、各類探頭、、讀卡器、報警按鈕、巡更點等。
4.前端設備的朝向及角度。
5.設備覆蓋范圍及有效距離。
6.門禁讀卡器的類型,大小。
7.出門按鈕的類型。
8.門鎖的類型:磁力鎖、電插鎖、陽極鎖、機電一體鎖等。
五、報警系統前端探測器的安裝
1.震動探測器應安裝在遠離震動源的地方,如電機、水泵和產生振動的設備。
2. 安裝被動紅外探測器時,應該充分注意探測背景物體的運動和紅外輻射情況。
3.主動紅外探測器安裝在室外要注意警戒范圍內的干擾物,應安裝在固定不動的物體上,探頭必須安裝牢靠,不能晃動,不能對準閃爍的光源,要注意安裝位置,以免引起誤報。
4、電子圍欄系統注意安裝高度以及縫隙寬度
六、報警控制器的安裝
1.控制箱體的安裝要有細化圖紙:安裝大樣圖,墻面布置圖,接線圖等。
2.報警系統控制器應安裝在弱電間、安保機房或值班室的設備機柜內;控制器應安裝牢靠,不得傾斜;如果安裝在輕質隔墻上,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3.控制器的接線應該:
§ 配線整齊,固定牢靠。
§ 電纜、導線均應標明編號,與圖紙一致,字跡清晰,不易退色。
§ 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。
§ 控制器的電源應采用專用安全電源。
§ 控制器要有保護接地線(外殼和接地端),并按接地規范施工)。
七、攝像機等前端設備的安裝
1. 攝像機等安裝前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:
§ 將攝像機通電進行檢測和粗調,確認各項功能正常,方可安裝。
§ 檢查攝像機防護罩。
§ 檢查攝像機座與支架或云臺的安裝尺寸。
2. 在手搬動、架設攝像機過程中,不得打開鏡頭蓋。
3. 攝像裝置等的安裝應牢靠、穩固。
4. 從攝像機引出的電纜宜留有1m的余量,不得影響攝像機的轉動。
5. 攝像機的電纜和電源線均應固定,不得用插頭承受電纜的自重。
6. 先對攝像機進行初步安裝,經通電試看,細調,檢查各項功能,觀察監視區域的覆蓋范圍和圖像質量,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。
7. 視頻接頭與視頻線連接要求采用烙鐵焊接,不得有虛焊或者連接不老固,不建議采用壓接連接(時間長了容易松動,導致信號不穩定)。
8. 電源線的護套剝開不應過長,接好后不得有銅線露在外面,防止短路。
9. 明裝的攝像機視頻線和電源線都應用纏繞管保護,整潔美觀。
10. 網絡攝像機接線處水晶頭已經要做好防護措施
八、門禁系統前端設備安裝
1. 門禁系統現場設備的安裝遵循“右手側”和“開門側”安裝方式:
§ 對于單開門,讀卡器和出門按鈕均安裝在開門側。
§ 對于雙開門,讀卡器和出門按鈕分別安裝在右手側。
§ 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,以方便使用為原則。
2. 門禁讀卡器:
§ 一般要求安裝完成后讀卡器底邊距地1.3米。
§ 讀卡器與門框邊的距離應統一,建議15cm左右。
§ 同一個區域的讀卡器安裝方式應統一(方位、高度、距離等)。
3. 出門按鈕:
§ 出門按鈕的安裝要和燈具開關、空調溫控開關等協調統一,按鈕應在最靠近門框位置(使用頻率最高,應置于最方便位置)。
§ 出門按鈕與門框邊的距離應統一,建議15cm左右。
§ 要求安裝后底邊距地1.3米。
4. 門鎖的類型:磁力鎖、電插鎖、陽極鎖、機電一體鎖等;不同類型的鎖具,安裝方式各異,需要提前溝通確認,最好提供樣品以供開孔、預留位置等。
九、監控室及設備安裝
布線及理線要求:
1. 機柜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:
§ 機柜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,或根據現場電纜地槽和接線盒位置作適當調整。
§ 機柜的底座應與地面固定。
§ 機柜安裝應豎直平穩,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%。
§ 幾個機柜并排在一起,面板應在同一平面上并與基準線平行,前后偏差、兩個機柜中間縫隙應在要求之內。
§ 機柜內的設備、部件的安裝,應在機柜定位完畢并加固后進行,安裝在機柜內的設備應牢固、端正。
§ 機柜上的固定螺絲、墊片和彈簧墊圈均應按要求緊固不得遺漏。
2. 控制臺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:
§ 控制臺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。
§ 控制臺應安放豎直,臺面水平。
§ 附件完整、無損傷、螺絲緊固,臺面整潔無劃痕。
§ 臺內接插件和設備接觸應可靠,安裝應牢固,內部接線應符合設計要求,無扭曲脫落現象。
3. 監控室內,電纜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:
§ 采用地槽或墻槽時,電纜應從機柜、控制臺底部引入,將電纜順著所盤方向理直,按電纜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內;拐彎處應符合電纜曲率半徑要求。
§ 采用架槽時,架槽宜每隔一定距離留出線口。電纜由出線口從機柜上方引入,在引入機柜時應成捆綁扎。
§ 采用電纜走道時,電纜應從機柜上方引入,并應在每個梯鐵上進行綁扎。
§ 采用活動地板時,電纜在地板下可靈活布放,并應順直無扭絞;在引入機柜和控制臺處還應成捆綁扎。
§ 在敷設的電纜兩端應留適度余量,并標示明顯的永久性標記。
4. 各種電纜和控制線插頭的連接應符合產品的要求。
5. 監視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:
§ 監視器可裝設在固定的機柜和柜上,也可裝設在控制臺操作柜上,當裝在柜內時,應采取通風散熱措施。
§ 監視器的安裝位置應使屏幕不受外來光直射,當有不可避免的光時,應加遮光時,應采取通風散熱措施。
§ 監視器的外部可調節部分,應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,可加保護蓋。
十、供電、與接地保護
安防系統的電源,應該嚴格要求,并規范施工:
1. 電壓要穩定,線路電壓衰減應在允許范圍內。
2. 供電設備、機柜、操作臺、電視墻等必須有防靜電接地保護。
2.前端攝像機、探頭、讀卡器、控制器、存儲設備原則上不能停電。
3.在電源功率上必須滿足整個系統的需要,且預留一定的余量。
4.供電方式:應該從系統的中心向各探測器、攝像機和有關設備統一供電,集中統一控制。
5.供電電源應采用專用穩壓電源。
6.安保、門禁系統的前端設備、存儲設備、傳輸系統應采用不間斷電源(UPS)供電。
上一篇:智慧樓宇管控系統基本組成
下一篇:淺談智能工廠與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